聯系我們
Contact
0311-86335364
當前位置:農業技術
文章來源: 添加時間:2020/12/04
指在同一塊田地上,一年內種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復種植的制度。一年種植作物二次或三次的復種,稱一年二熟或三熟,二年內種植物三次的復種,稱為二年三熟。復種次數的多少受各地自然條件,特別是熱量條件、各地的積溫數及生產條件制約。我國是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
①東部季風區自北向南積溫逐漸增加,東北平原大部分地區積溫在1600℃-3400℃,為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積溫為3400℃-4500℃,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②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積溫為4500℃以上,為一年兩熟或三熟;海南島、雷州半島、臺灣南部及云南南部積溫為8000℃以上,為一年三熟。
③一年種植四次以上的復種,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全年內作物的播種面積為2000畝,耕地面積為1000畝,復種指數為200%,說明該生產單位種植農作物平均能達到一年兩熟。
(ps大題常常會答改良耕作制度,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發展農業專業化一體化哦)
也叫“農作制度”,是耕種土地、栽培作物的總方式。
它是為了在農業生產中,不斷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而采取的一整套農業技術措施。
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輪作制度、復種、間作、混作、套種、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雜草等幾個環節構成,其中以輪作制度和作物布局為中心環節。
通常以各地區的作物復種輪作方式來表示該地區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國長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的主要種植方式,來代表這一地區的耕作制度。
1.輪作制度: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生物學措施。
相似概念:
輪荒是一種古老的比較原始的農業生產耕作類型。沒有固定的耕地,農民采用毀林毀草,到處開荒,種地不施肥,種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丟棄撂荒,另擇土開墾的一種原始的生產方式。這種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種源破壞殆盡,無法恢復,在濕潤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如我國的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自古以來盛行的輪荒耕作制度有密切關系。如今,這種耕作制度主要存在在熱帶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區。
休耕是指在同一塊土地上種一年作物,第二年停一年,第三年再種。
2.復種:一年內于同一田地上連續種植兩季或兩季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
3.間作:一茬【chá,同一塊田地上莊稼種植或收割的次數】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生育季節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塊田地上成行或成帶(多行)間隔種植的方式。
4.混作: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生育季節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種在同一塊田地上的種植方式。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內混播或在株間點播?;熳魍ㄟ^不同作物的恰當組合,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在選用耐旱澇、耐瘠薄、抗性強的作物組合時,還能減輕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影響,達到穩產保收。
5.套種: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種。對比單作它不僅能階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間,更重要的是能延長后季作物的生長季節的利用,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年總產量。是一種集約利用時間的種植方式。
⑴間作和套種區別 套種作物的共生期很短,一般不超過套種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而間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種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種側重在時間上集約利用光熱水資源,間作側重在空間上集約利用光熱水資源。套種可以使用復種指數比較效益的大小,而間作使用土地當量比計算效益的大小。
⑵間作和混作區別 間作就是將二種或以上作物按一定的規格基本上同時種植于同一塊地?;熳骶褪菍⒍N或以上作物混合播種于同一塊地(沒有一定規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常有趣呢
簡潔比喻:輪荒--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輪作--你方唱罷我登場;
休耕--勞逸結合;
間作套種--同呼吸共命運。
1.土壤耕作:農機具對土壤進行耕翻、整地、中耕、培土等田間作業。
2.灌溉制度:按作物全生長期的需水要求所制定的灌水次數、灌水時間,灌水定額及灌溉定額。
3.施肥制度:合理施用肥料的一套施肥方案和施肥技術措施。
4.作物布局:農作物的地域分布,即根據區域自然經濟條件,確定適應該地區的主要作物,安排種植作物的種類、面積與田塊配置。